今年以來,我市認真貫徹中央、自治區農村工作會議和自治區農業農村局長會議精神,堅持早謀劃、早行動,通過科學統籌、精準施策,推動春耕備耕高效開展,確保糧食生產開好局、起好步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插秧89.71萬畝,完成計劃任務的99.94%。
4月9日,欽南區尖山街道排榜社區,農民正在護理秧苗。 記者 敖帥昌 攝
壓實責任是糧食安全的保障。我市及時將糧食生產任務分解到縣區、落實到鄉鎮,層層壓實地方黨委和政府抓糧食生產的責任,形成“黨委政府抓統籌、基層干部抓落實”的工作格局。通過持續優化種植結構、盤活撂荒耕地資源,全力保障自治區下達的糧食生產任務全面完成。自今年2月中旬起,全市累計召開春耕生產現場會48場次,提前調運儲備種子201.77萬公斤、農膜374.46噸、農藥818噸、化肥16.46萬噸,100%滿足春耕生產要求。同時,嚴格農資市場監管,開展打假專項行動,組織執法人員280人次檢查336家經營企業,發放宣傳資料2300余份,有效維護農資市場秩序,切實保護農民利益。
搶抓農時是春耕工作的關鍵。我市組織24個農業專家組、320名科技人員下沉一線,根據農作物特性和區域氣候條件,指導農戶科學播種,通過“春耕一線黨旗紅”等活動,動員農戶搶抓有利天氣,提前完成插秧任務。截至4月9日,全市已插秧89.71萬畝,完成計劃任務的99.94%,為糧食單產提升爭取了寶貴時間。
在技術支撐上,發布糧油作物主導品種31個、主推技術11項,綠色技術模式4項,并實施水稻高產攻關、水稻增密增穗、水稻綠色高產高效三大行動,創建水稻增密增穗相對連片500畝以上核心示范片13個,100—500畝核心示范片25個,以點帶面推動糧食生產提質增效。
此外,在浦北縣、欽南區、欽北區建成5個區域性水稻產業中心,集成育秧、烘干、倉儲、加工等全產業鏈功能,實現秧苗流水線式全自動化生產、水肥一體化管理、苗情生長監測預警等,單季可實現育秧5萬畝以上。
當前,春耕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,田間管理有序銜接,全市上下正持續以科技賦能、服務下沉為抓手,緊盯氣象變化和病蟲害防治,確保春播作物穩產高產,為全年糧食總產突破歷史新高筑牢根基。